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别让青光眼偷偷夺走你的光明

作者:周剑 来源:眼科 发布时间:2021-06-06
字号: + - 14

  又是一年爱眼日,今年的主题仍然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但有一类眼病几乎不可逆的夺走人类的光明令人十分痛心,借此机会呼吁大家重视自己的眼部健康。

  最近就有这样一位患者,视力下降视物遮挡而不自知,偶然一天陪孩子去眼镜店配眼镜,自己也跟着遮遮左眼,挡挡右眼的辨识视力表,居然发现左眼连视力表上最大的字母都看不清,验光却矫正无助,不得不去医院就医。经过医生系统的检查,确诊为双眼开角型青光眼,左眼视野已经丧失严重,右眼视野也是弓形缺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情进展极为缓慢且经常不容易被发现,个别患者甚至双眼视野已呈管状或一眼失明才来就医。青光眼通常不能自我判断,即使是有一定医学常识或本身是医务人员,诊断青光眼仍应靠专科医生。这是因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大多数无任何症状,等到发现视力受损害时,往往已不是青光眼早期了。这种不知不觉中的视力、视野丧失,就像小偷偷东西一样,悄悄地“偷走视力”。

  让我们来看一下他是如何偷走我们视力的?我们把房水的循环比作厨房的洗涤系统,分泌房水的睫状体好比总是打开的水龙头,房水的引流管道犹如洗碗池的排水管道。水龙头适量的水流可以从畅通的排水管道顺利排出,一旦水龙头开的水量过大或排水管道被堵塞而水源仍开着,都会使洗涤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这个时候就会出现眼压的升高,眼压缓慢轻度的升高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人逐渐耐受而无任何眼胀眼痛的症状,升高的眼压会对脆弱的视神经造成压迫,视神经功能逐渐丧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就会逐渐出现视力的下降,视野的缺损。

  应该如何争取早日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呢?一般认为,诊断本病必须符合4条标准:①眼压经常超过21mmHg(正常眼压范围在10-21mmHg)。②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或视乳头损害。③前房角开放,外观无异常。④无局部或全身可以解释的眼压异常升高。由于早期眼压常不稳定,波动幅度大,不能仅凭少数几次测量来确定眼压,应该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协助诊断,若24小时眼压差超过8mmHg或两眼眼压差大于5mmHg,应视为异常。而尽早发现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或视野缺损是早期诊断青光眼的关键。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特殊类型,具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乳头损害和(或)视野缺损,但眼压始终正常,即不超过21mmHg。正常眼压之所以能够发生青光眼是由于视乳头的组织结构有了某种缺陷,这种抗压能力减低的“脆弱”的视乳头对眼压和缺血特别敏感,容易造成视乳头损害和相应的视野缺损。但其发生青光期的明切病因尚不了解。某些青光眼患者眼压已控制,但视野缺损仍继续进展。临床上已发现,低眼压患者常伴有全身病如心脑血管病、偏头痛、糖尿病、低血压或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在手术、外伤后大出血或胃肠道大出血等血流动力学危象后也时有发生。这说明对本病全身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得了青光眼怎么办?这是所有得了青光眼的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过去人们对青光眼缺乏认识,往往延误治疗,以致失明。有人听说极个别青光眼患者疼痛难忍又失明了,还要摘除眼球,更是谈虎色变,从而对青光眼有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还有许多人不理解青光眼怎样发生、发展和如何对其治疗,误认为青光眼会有某些早期自我感觉症状,等有了症状再治也不晚,或以为青光眼能通过药物或手术治好,或只要配副合适的眼镜能够提高视力。也有人轻信别人的误导,服用所谓的“灵丹妙药”,结果伤财害眼。

  我们愿意寄语:①如果您得了青光眼,尤其是普查发现的或医生诊断是早期青光眼,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许您比许多不知道自己有青光眼的人幸运得多,因为对于青光眼早治和晚治的疗效和预后大不一样;②既来之,则安之,以乐观向前的态度对待青光眼。青光眼虽然可能致盲,但只要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人可能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力。所以,要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态度,主动多学一点青光眼的防治知识,积极参与青光眼的自我保健。有科学的认识和良好的遵从医嘱性,坚持随诊观察病情,就完全可以战胜青光眼,保护好患眼的视功能;③青光眼大多数是终生眼病,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您可能要和眼科医生终生打交道。要信任并尊重您所选择医生的每一句忠告,每一个医嘱,要学会正确对待青光眼,适应与青光眼共存,习惯于每日用药,每周、每月一次或一年数次的定期随诊复查。只有具备了这种“打持久成”的心理素质,才能终生受益,把青光眼可能造成的视功能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来守护属于我们自己的光明!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眼科

眼科

2121非凡体育眼科始建于1999年,在韦企平教授、周剑教授等带领下,依靠全科医护人员努力,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眼科取得了有目共睹、令人惊喜的业绩。目前眼科拥有30张病床,现有医务人…

周剑 科主任 、 主任医师

擅长:

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黄斑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眼病等,有丰富的眼科显微手术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