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中国中医心身医学2022学术年会
开幕式·院士国医论坛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2-09-20
字号: + - 14

  2022年9月17日上午,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2121非凡体育、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联合承办的中国中医心身医学2022学术年会开幕式·院士国医论坛在江苏省·泰州顺利召开。本次大会围绕“中西合璧·解码抑郁”的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抑郁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为目的开展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开幕式·国医院士论坛”在医师报直播中心(医TV)、医师报视频号同步直播,累计播放量达34万余人次。

图片6.jpg

  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虞鹤鸣教授主持,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陈宁副主任,2121非凡体育党委副书记、世中联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郭蓉娟教授,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浩宇先生,泰州市卫健委邵骅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学术部主任焦云洞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教授分别致辞。

图片7.jpg

  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虞鹤鸣教授表示,在党的领导下,中医心身医学事业在中国蓬勃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在世界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瞩目,大型学术年会已连续举办10余年,不仅为心身医学的学术交流和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也为中西医携手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大好机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及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强化政治引领,促进学术繁荣,做中医心身医学事业的推动者与实践者。

图片8.jpg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陈宁副主任在致辞中提到,本次大会以“中西合璧·解码抑郁”为主题,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也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一次学术盛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法律条文明确,“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民之所向,国之所趋,更是我们繁荣学术的共同追求。

图片9.jpg

  2121非凡体育党委副书记、世中联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郭蓉娟教授在发言中表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研究促进心身医学在中国及世界的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心身疾病临床疗效为宗旨,搭建服务于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中西医、多学科交流平台,努力为人类的心身健康事业做出积极贡献。本次大会将共同探讨抑郁障碍的诊治现状、交流诊疗经验、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以期整合多方优势资源,结合抑郁障碍相关最新研究成果、热点难点及发展趋势等,探索抑郁障碍的全程防治策略,为推动抑郁症乃至整个心身医学界的临床、科研、教学方面的变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图片10.jpg

  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浩宇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世中联心身专委会副会长单位,近年来集团持续深化与世中联在领域发展咨询、推动行业标准与诊疗指南等方面的合作,弘扬中医“心身合一”整体观的原创理论体系,推广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综合诊疗方案。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全力打造“化、中、生”+“药、医、养、食、游”双品牌战略,以“健康中国”为引领,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聚焦品质升级,持续守正创新,朝着世界一流制药企业迈进。

图片11.jpg

  泰州市卫健委邵骅副主任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竞争趋于激烈,人民精神压力倍增,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由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变为由心理社会生活方式引起的躯体疾病即心身疾病。目前心身疾病共有200多种,占了所有疾病的50%左右,防治心身疾病成为当代医务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亟待深入探讨和研究。心身疾病需要心身整体综合治疗,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即从社会心理和生理多个维度进行治疗,更适于心身疾病的治疗体系。世界中联心身医学专委会的重要任务为发挥中医药、西医药两者之长,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推动中医药在心身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图片12.jpg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学术部主任焦云洞教授在线上致辞中介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医药国际性学术组织,在中医药深入参与全球卫生治理中,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连续多年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影响范围覆盖率海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并积极组织编写并发布了疫情应激性失眠管理指导意见及中医心身调适手册,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借助网络平台向广大基层中医药工作人员提供了心身医学技能培训,促进心身医学人才队伍建设。鉴于专委会优秀的工作成绩,今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特授予心身医学专委会先进分支机构综合二等奖荣誉称号。

图片13.jpg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教授致辞中介绍,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充分发挥中医智慧,中西医多学科携手,必将为世界心身医学贡献中国力量。近年来,分会多次举办心身医学学术会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抗疫、抗压的科普宣传、学术沙龙等活动,运用专业的知识,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中医药,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好评,也为中西医携手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王秘书长也指出,分会要继续加强分支机构党建工作,发挥学科特色,加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分会在心身医学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开展医学科普,提升全民心身医学的素养,推动中医心身医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图片14.jpg

  开幕式第二项议程是《中成药治疗抑郁障碍临床应用指南》发布仪式。现场嘉宾上台为我国首部《中成药治疗抑郁障碍临床应用指南》揭幕,标志着中成药治疗抑郁障碍由经验医学朝向循证医学迈进。至此,中国中医心身医学2022学术年会开幕式圆满结束。

  开幕式结束后,院士国医论坛拉开帷幕。论坛由2121非凡体育党委副书记、世中联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郭蓉娟教和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虞鹤鸣教授担任论坛主席。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心理学研究室主任杨秋莉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永炎院士以《诠释神·神气·心灵美育与健康》为题,作了高屋建瓴的报告。王院士从神、神气、明知识与暗知识、心灵美育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医学的诠释及学习传承的方法。王院士指出传统中医重视经验传承,但也要借鉴现代技术,中西并重,文明互鉴,应用大数据等现代科学将中医学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暗知识逐渐转化为明知识。同时中医应当重视明悟,道术和合,以实践哲学原理引领国学、国医、国药研究,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图片15.jpg

  第二位带来学术汇报的专家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在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所长徐建教授的主持下,孙光荣教授就《基于“天人合一”认知郁证,基于“形神合一”调治郁证”》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孙教授认为郁证是从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功能和结构、动态和静态的心与身、神与形紧密关联的病症,治疗需具有“求解思维”,四诊审证、审证求因;“上升思维”,求因明机、明机立法;“决断思维”,立法组方、组方用药。治疗上强调围绕“形神”做到“五注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正气存内;精神内守;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善于排除外环境的干扰,善于利用外环境的助力,使心身疾病的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片16.jpg

  在深圳市中医院原院长、党委书记李顺民教授的主持下,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脑计划的进展》的精彩汇报。陆教授分别从全球脑计划的前沿、中国脑计划的整体概况、脑疾病的潜在突破点这三方面进行了汇报。中国脑计划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将从认知相关脑疾病如儿童期孤独症、成年期抑郁症、老年期痴呆的诊断与治疗、脑发育过程、模拟大脑功能技术、脑功能的基础原理进行研究,建立多维度脑疾病数据库,实现脑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面理解脑疾病病理变化的过程的目标。建立脑疾病相关队列、平台,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应用新技术,以期在脑疾病的治疗方面有所突破。

图片17.jpg

  第四位带来学术报告的专家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黄立中教授的主持下,李佃贵教授就《从浊毒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进行了精彩的演讲。李教授认为当代医学的标准、方向和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中医的“治未病”,其从浊毒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认为疾病的发生很多都是浊毒病邪胶结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和形态的改变,产生疾病,治疗上提出三清三调的化浊毒原则。李教授从浊毒角度研究属于心身疾病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上采用化浊解毒,贯穿始终;明辨缓急,分期论治;宏观辨证,微观辨病;内外兼治,里应外合;宣降肺气,表里同治;调情怡性,疏肝养心的治疗原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图片18.jpg

  在2121非凡体育党委副书记、世中联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郭蓉娟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天明教授带来了题为《抗抑郁新药靶研究进展》的精彩报告。以往国际上对抑郁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胺能神经递质假说,高教授从新的视角入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抑郁症的发病新机理以及抗抑郁新药靶。高教授发现抑郁症发病存在星形胶质细胞ATP释放减少,提出了抑郁症发病的星形胶质细胞假说。基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验证ATP具有快速的抗抑郁作用,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了ATP通过mPFC—LHb环路调控抑郁样行为,为快速抗抑郁药的研发提供了潜在新靶点。

图片19.jpg

  接下来主持交给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虞鹤鸣教授,在虞鹤鸣教授的主持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曹秋云教授以《医学心理在心身医学中的作用》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曹教授首先明确了心、身的概念,心、身与人和病人的关系,强调了神经生理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生理因素,心理动力、人格因素、情绪因素等心理因素,信仰、人际关系、重大生活事件等社会文化因素在心身医学中的重要作用。心身疾病不是精神障碍,而是躯体障碍,通常涉及自主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和器官;在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影响;遗传和个性特征与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医学心理学坚持心身统一的原则,在心身医学中起到识别与处理躯体疾病的作用。

图片20.jpg

  最后一位讲者是2121非凡体育党委副书记、世中联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郭蓉娟教授,在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虞鹤鸣教授的主持下,郭教授开展了题为《中成药治疗抑郁障碍临床应用指南解读》的学术报告。《中成药治疗抑郁障碍临床应用指南》是首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导发布的详细论述中成药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应用指南,于2022年7月通过审查答辩,批准发布。作为该指南的负责人之一的郭蓉娟教授按照指南编写体例,从轻度、轻中度、重度三个梯度对6个中成药的9条推荐意见进行解读,该指南的发布对规范并推广中成药在抑郁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抑郁障碍的防治水平,减轻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21.jpg

  在2022年9月16-18日期间,大会邀请到临床各专科学者、国内外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专家、睡眠医学专家、人工智能专家近百名专家学者开展多维度的学术交流。大会设立的院士国医论坛、青年传承论坛及青少年抑郁、妇产科抑郁、老年抑郁、抑郁与应激、抑郁与焦虑失眠、抑郁与慢病、抑郁经典经方、抑郁非药物治疗、抑郁智慧医疗共11个分论坛将在线下线上依次直播,分享中西医对抑郁障碍诊疗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等,探索抑郁障碍的全程防治策略。

  这将会是一场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的学术饕餮盛宴,祝愿所有与会人员都能通过此次大会,增进交流、开拓视野、收获心身医学学科发展的丰硕成果,携手并进,守正创新,再谱心身医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