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课堂 · 科普园地

健康课堂

【儿童节】培养安全型依恋关系,从出生做起!

作者:主治医师 丁一芸 来源:心身医学科 发布时间:2023-05-30
字号: + - 14

  本期专家:2121非凡体育 心身医学科 主治医师 丁一芸

  依恋是婴儿降生到未知的世界与父母形成的最原始的亲密关系。20世纪50年代,Bowlby系统地创建了依恋理论,并定义为:

  儿童与其抚养者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形成于儿童与抚养者之间的互动反应过程中。表现为儿童对依恋对象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并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依恋理论认为,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有不同的影响,Ainsworth等人把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区分为安全型依恋(B型,最常见,约60%-75%)、和非安全型依恋。其中非安全型依恋包括:

  A型(回避型,约15%-25%)、

  C型(反抗型,约10%-15%)、

  D型(混乱型,约10%)。

  随着依恋理论和发展心理学不断深入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安全型依恋不仅仅是儿童养成健康性格、良好社交能力的基础,也是儿童远期社会情感、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关键。

  Bowlby认为依恋关系的建立源于婴儿与父母持续互动的过程中,并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其中有两类重要的预期:

  一是对依恋对象可得性的预期,即当婴儿发出需求信号时,抚养者是否敏感、有回应;

  二是婴儿的自我预期,指婴儿认为自我是否值得关爱和看护。

  因此,只要母亲足够敏感,给予婴儿所预期的回应,并且以持续相同的方式行动,就有助于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温暖、支持的积极养育行为易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忽视、溺爱、体罚等消极的养育行为往往形成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易使儿童出现不同的行为问题。

  临床实践指出,积极养育的策略包括三个方面:母亲敏感性、恰当的管教行为以及鼓励自主。

  母亲敏感性

  指母亲能够准确感知婴儿需要,对此做出迅速反应并及时给予恰当的回应。如察觉孩子的消极情绪,给予语言安抚或行为拥抱等温暖的支持;感受孩子的愉悦,给予相应的语言或行为共鸣。母亲敏感性是积极养育的核心部分。从出生到1岁是婴儿对母亲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母亲敏感性越高,越有助于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使用恰当的管教策略

  1岁以后,个体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开始发展。这一阶段父母不仅应该敏感地回应孩子的需要,还要给孩子提供明确并符合儿童自身发育特点的规则,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要求和规则。

  鼓励儿童自主发展

  鼓励儿童自主发展,是积极养育中除了母亲敏感性的另一重要核心成分。表现为理解儿童的感受和需要,减少父母的控制性行为,同时鼓励并支持儿童的自主活动。进入学步儿期,随着儿童身体发育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对环境的探索越来越多,这种自主活动能力的发展需要这一阶段应重点培养儿童的自主性。

  综上,安全型依恋的建立与积极养育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儿童早期积极发展。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应当关注母亲积极养育行为的多个维度。提高母亲敏感性、促进积极的敏感管教以及鼓励儿童自主性发展。同时,根据儿童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适宜性,当突出不同的养育策略。

  心身医学科出诊时间及地点:

  方庄院区

  特需门诊:周一晚(名医堂专家5诊室)

  专家门诊:周二、五上午(南楼地下一层);

  经开院区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三层2诊室

  普通门诊:周二上午,三层2诊室